稽( ) 郭店楚墓竹簡·五行33,戰國 㤅(愛)父亓(其)稽(繼)㤅(愛)人,(仁)也。 按: 從裘錫圭釋。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5,戰國至秦 來者有稽莫敢忘。 按: 稽,考察。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天爲之稽。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遠近之稽。
 銀雀山漢墓竹簡·晏子617,西漢 將封之以璽稽。
 漢印文字徵 會稽太守印。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司徒臣雄,司空臣戒,稽首言。
 寇演墓誌,北魏 雖南陽美虞,會稽慶寵,未之嘉也。
 于纂(榮業)墓誌,北魏 父散騎,以儒雅稽古,清韻夷放。
 元悰墓誌,東魏 會稽之軒軒霞舉,未足方其秀出。
 高淯墓誌,北齊 請或必辯,稽疑則折。
 樊氏墓誌,隋 仲山稽邑,族茂南陽。
 劉通墓誌,唐 至若會稽撫俗,千里無犬吠之驚。
 張羊墓誌,唐 事絶稽留,僚友稱高。 《説文》:“稽,留止也。从禾从尤,旨聲。凡稽之屬皆从稽。” 戰國楚簡“旨”聲字讀“稽”者頗多。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簡33: “行則 (稽)亓(其)所 (敝)。”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凡物流形(乙本)》簡16: “於身旨(稽)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簡16: “敚(奪)民𣥜(時)土攻(功), 是胃(謂)𩒨(稽), 不 (絶)𢝊(憂)卹(恤), 必 (喪)亓佖(匹)。”
稽★常◎常
形声,小篆从 .jpg) (jī,树梢因受阻而弯曲不能向上生长,与“禾”不同)、尤,旨声,隶定为“稽”,意符 .jpg) 讹为禾。本义读jī,停留,引申为考核、计较、责难等,假借为姓;又读qǐ,用于“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的礼节,叩头至地。 稽jī会意字,左边的“禾”,“非‘禾’也,象木之曲头不能上也,今俗多作‘禾’”。(《正字通》)“木”字之上的“丿”本是圆滑地向右拐的。“曲头”不能上长是种畸形,“尤”是六个手指头(参见“尤”字条),也属于不正常的畸形。故谐“畸”之音。 以“稽”作声符的生成字有: jī 嵇(姓氏) 稽(稽查,奉旨查处“不正常”即违纪的人和事,表音兼表意) qǐ 稽(稽首) 稽 (jī)留止也。从𥝌,从尤,旨聲。 *稽jī15画 禾部 (1) 核校;查考: ~查|~核|~考|有案可~。 (2) 计较: 反唇相~。 (3) 〈书〉 停留: ~留|~延。 (4) 姓。 另见qǐ(322页)。
*稽qǐ15画 禾部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的礼节。叩头至地,并停留一段时间。 另见jī(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