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虎
1 市中的老虎。市本无虎,因以比喻流言蜚语。语本《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与太子质於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於市,议臣者过於三人,愿王察之。』」
汉 王充《论衡・累害》:「夫如是市虎之讹,投杼之误不足怪,则玉变爲石,珠化爲砾,不足诡也。」 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夫渐渍之久,则胶漆解坚;浸润之至,则骨肉乖析;尘羽之积,则沈舟折轴;三至之言,则市虎以成。」 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岳侯追封》:「遂致樊蝇之集,遽成市虎之疑。」 周伟仁《痛哭周烈士实丹》诗:「不信谗言工市虎,几多血泪化冤禽。」 2 比喻横行市井的恶霸。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三官保》:「邻里畏惮,号爲花豹子,以其美而暴戾也。更有佟某,号佟韦驮,亦城北之市虎也。」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放告》:「又有棍蠹,拴通市虎,恐吓乡愚,索诈鱼肉。」 3 旧时称行於市区的汽车。以其易伤人,故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