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元年》:「吾代二子愍矣。」
孔颖达疏引服虔曰:「愍,忧也。」
《楚辞・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姜亮夫校注:「愍,忧也。」
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耻王纲之废绝,愍汉室之倾覆。」
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其愍时忧世之心,或有取於斯言也。」
2 怜悯;哀怜。
汉 荀悦《汉纪・哀帝纪下》:「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
晋 李密《陈情事表》:「愿陛下矜愍愚诚。」
唐 杜甫《朱凤行》:「下愍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
宋 陆游《戏咏村居》之二:「愍物欲师僧施食,畏人愁报吏催租。」
清 袁枚《新齐谐・紫姑神》:「房师某学士愍其鳏居,爲议婚。」
3 爱抚;抚养。
《广雅・释诂一》:「愍,爱也。」
王念孙疏证:「愍、惜诸字,爲亲爱之爱。」
《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鸭儿水上学浮沈,任性略无顾恋心;可惜愍鸡肠寸断,岂知他是负恩禽。」
蒋礼鸿通释:「『愍鸡』就是抚养鸭儿的母鸡。『愍』作抚养讲。」
4 祸乱。
《文选・班固〈幽通赋〉》:「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李善注引曹大家曰:「考,父也。言父遭乱,犹行歌谣,意欲救乱也。」
晋 陆云《九愍・涉江》:「虽遘愍之既多,亦颠沛其何侮。」
5 同「暋」。勉力。
《周礼・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教罢民」
汉 郑玄注:「民不愍作劳,有似於罢。」
陆德明释文:「愍,《尚书》作暋,又作昏,皆训强。」
6 同「暋」。顽悍。
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营阳王》:「其下则女子小人,狎侮而激其忿戾,愍不畏死,遂成乎弑者。」
康有爲《大同书》己部第一章:「又甚且杀人夺货,作奸犯科,愍不畏死,以爲常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