諭( ) 侯馬盟書156:19,春秋 諭。
 侯馬盟書86:1,春秋 諭。
 侯馬盟書194:11,春秋 諭。
 侯馬盟書3:21,春秋 諭。
 古璽彙編2123,戰國
( )諭。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今齊有過辭,王不諭(喻)齊王多不忠也,而以爲臣罪,臣甚懼。
 漢印文字徵 諭輔之印。
 蘇屯墓誌,北魏 □純孝敬之聲,發自丱年; 蹇蹇不諭之操,起於盛歲。
 尹尊師碑,唐 銀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右諭德兼崇文館學士上柱國平涼縣開國公員半千撰。
 龐履温碑,唐 修職奉符,不爲進越,下有鬱滯,必掣肘諭言。
 辛雲京妻李氏墓誌,唐 中年體道,知生之不可以久恃也,有離俗之志。金城諭而止之,而志不可奪。 《説文》: “諭,告也。从言俞聲。”
諭谕, 篆yù[言(意符)+俞(聲符)→諭(《説文》:“諭,告也。從言,俞聲。”諭:告訴,使人知道〈家喻户曉〉。)]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四回):“老爺的諭,除了上墳燒紙,要有本家爺們到他那裏去,不許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