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系辞上》:「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
《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玉玺戒诚信,黄屋示崇高。」
李善注:「居黄屋,所以示崇高。」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薛涛》:「其所作诗,稍窥良匠,词意不苟,情尽笔墨,翰苑崇高,辄能攀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庸人俗耳,见当世富贵崇高声名赫赫者,莫不震而惊之。」
3 高尚。
唐 柳宗元《哭张後余辞》:「子之崇高,无媿三事。」三事,指事父、事师、事君。巴金《灭亡》第十一章:「一种崇高的理想开始在她底心中燃烧着。」
4 即嵩高。嵩山。
《汉书・郊祀志上》:「﹝武帝﹞乃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上闻若有言『万岁』云……乃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毋伐其山石,以山下户凡三百封崇高,爲之奉邑。」
颜师古注:「崇,古崇字耳。以崇奉嵩高之山,故谓之崇高奉邑。」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一》「崇高」:「崇高即嵩高,师古分崇、嵩爲二字,非也。诏曰『翌日亲登崇高』,《志》曰『以山下户凡三百封崇高』,则崇高本是山名,而因以爲邑名,非以崇奉中岳而名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