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 )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闔於天地。 按: 構件“盍”上寫作“大”,與《説文》小篆同。
 趙儀碑,東漢 功曹向闔。 按: 構件“盍”訛作“盖”。
 弔比干文陽,北魏 仰從倚於閶闔兮,請帝閽而啓關。
 唐耀墓誌,北魏 十數年中,闔門觀書,不交世務。
 李憲墓誌,東魏 闔門靖軌,十載於兹。
 張盈墓誌,隋 加寵章之美,定闔棺之位。 《説文》:“闔,門扇也。一曰閉也。从門盍聲。” “闔”字馬王堆帛書“門”内爲“盇”,與小篆同。石刻文字則寫作“盍”或“盖”,皆形近所致。本義爲“閉合的門扇”,引申爲閉合。 楚簡假“蓋”爲“闔”。《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吴命》簡9: “我先君蓋(闔)閭。”
闔阖, 篆hé[門(意符)+盍(聲符)→闔(《説文》:“闔,門扇也。一曰:閉也。從門,盍聲。”闔,全,總共〈闔家、闔城〉。)] [春秋] 左丘明《左傳·襄公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廬以辟燥濕寒暑。”(我們這些普通人都有屋宇房舍,用以避開乾燥、潮濕、寒冷、酷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