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 )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35,戰國至秦 軍新論攻城,城陷。
 漢印文字徵 陷陳募人。
 大將軍曹真殘碑陽,三國魏 公張羅設穽陷之坑网。
 元愔墓誌,北魏 復梁城已陷之郛。
 契苾夫人墓誌,唐 恐慮城陷山移,故勒銘於貞石。
 李信墓誌,唐 陷敵危身,戎塲力竭。 按: 聲符“臽”下訛作“田”。
 崔祐甫墓誌,唐 屬禄山構禍,東周陷没。
 張休光墓誌,唐 短兵既交,摧然陷没。 按: 聲符“臽”訛作“舀”。 《説文》: “陷, 高下也。 一曰陊也。 从𨸏从臽, 臽亦聲。 ” 先秦文獻多假“臽”爲 “陷”,參臼部 “臽”字。
陷★常◎常
xiàn形声,从阜,臽(xiàn)声,本义为掉进,从高处坠入,引申为陷阱、凹下、缺陷、过失、陷害(使用诡计害人)、攻破等。 【辨析】 陷/坎 这两个字音义相近,是同源字。 *陷xiàn10画 阜部 (1) 掉进去: ~落|越~越深。 (2) 凹进去: 凹~|沉~|塌~。 (3) 设计害人: ~害|诬~。 (4) 攻破,占领;被攻被,被占领: 攻~|冲锋~阵|~落|沦~。 (5) 过失;缺点: 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