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 ) 古璽彙編2443,戰國 郭𩛍(館)。 按: 从食从𠂤。
 珍秦齊古印展23,秦 □𩛍(館)。
 漢印文字徵 館陶家丞。
 桐柏淮源廟碑,東漢 □齊傳館。
 爾朱紹墓誌,北魏 長辞高館,永閟泉宫。 按: 从舍从官。
 閭伯昇及妻元仲英墓誌,東魏 隆年不永,以興和二年五月寝疾,薨於館第。
 關明墓誌,隋 遽捐館□,鯈歸宅兆。
 王袞墓誌,隋 不幸以大業九年十月終於高陽郡之逆𧛄館, 春秋五十有五。
 張安墓誌,唐 以長安四年七月廿四日卒於履道里之私館。 《説文》:“館,客舍也。从食官聲。《周禮》: ‘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積,以待朝聘之客。’” 戰國古璽“館”字从食从𠂤, 不从官。 甲骨文假“官”爲 “館”。《甲骨文合集》 1916: “才(在)官(館)。” 西周金文假 “ ”爲 “館”。 高卣: “隹(唯)十又二月, 王初 (館)旁, 唯還在周, 辰才(在)庚申。 ”又假“ ”爲 “館”。 庚嬴鼎: “隹(唯)廿又二年 (四)月既朢己酉, 王 (館) 宫衣(殷)事。 ”又假 “官”爲 “館”。 作父乙尊: “洛(格)于官(館)。”
館馆, 金文; 篆guǎn[飠(食,意符)+官(館本字,聲意符)→館(《説文》:“館,客舍也。從食,官聲。《周禮》: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積,以待朝聘之客。”招待賓客食宿的地方〈賓館〉。外交人員在一個國家的常駐地〈大使館〉。普及科學知識的地方〈博物館、文化館、天文館、圖書館〉。舊時在私塾教書的人〈教館先生〉教習武功的地方〈習武館〉。)] [清] 蒲松齡《聊齋誌異·蓮花公主》:“與生交拜成禮,已而送歸館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