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搢笏
释义
搢笏
亦作「搢忽」。
1
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於腰带上。
《谷梁传・僖公三年》:「
阳谷
之会,
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诸侯。」
范宁
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
《墨子・公孟》:「
公孟子
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
子墨子
。」
毕沅
校注:「忽即笏字。」
《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大服,冕褘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
新乐
初受封,搢笏登天廷。」
2
引申指朝见。
明
董谷
《碧里杂存・宝志公》:「
圣祖
异焉,敕建
灵谷寺
……命太常岁祭,行搢笏之礼焉。」
随便看
军井
军人
军仗
军令
军令如山
军令如山倒
军令如山倒
踣跳
踣蹶
踣踬
踣鉄
踣銕
踣铁
踣顿
踣颠
踣鹿
踤
踤
踤²
踤²阹
踤¹
踤阹
踥
踥蹀
踦
奔
奖
套
奘
奚
奞
奠
奢
奥
女
妒
妓
妖
妗
妘
妙
妞
妣
妤
妥
王墨珍
郭永
王云玫
郭子墨
丁瑶
秦夭
徐兵
王砚亮
刘西
王保通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6 2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