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麓山寺碑 |
释义 | 麓山寺碑唐·開元十八年 (730) 刻。李邕撰并書。行書二十八行,行五十六字。額篆書题“麓山寺碑”四字碑在湖南長沙岳麓書院,因亦曰〈岳麓寺碑〉。碑末紀年後有“江夏黄鶴仙刻”六字,仙鶴乃邕之托名,足見其不惟清於書丹,亦善勒石也。是碑係邕坐罪赴謫地途中所書。《湖南通志》謂:“〈麓山寺碑〉在岳麓山書院半學齋之後,以亭覆之。碑右近趺處殘欠,縱約八寸,横約三寸,左方斷裂甚。上半截只字無存,下半截尚存九十九字,無‘大唐開元’ 四字,欠處尚存‘德允’二字半。……沈廷瑛以殘石嵌立小碑,列於碑之左方前。此碑共一千四百一十三字,断裂漫漶二百七十一字。”據舊拓本亦難識其真面目。明王世貞稱是碑書法“神情流放,天真爛漫,隐隱殘楮斷墨間。猶足倾倒眉山 (蘇東坡)、吴興 (趙孟頫)。”清王昶《金石萃编》評云: “李北海(李邕) 〈麓山寺碑〉,最為藝林所重。筆力雄健渾厚,誠深入魏、晉諸名家之室。”氣勢如不可撼動之山,歷來舆 〈李思訓碑〉并稱李邕杰作,或謂過之。有重刻本,《湖南通志》評其中一本云: “道光乙未 (1835),安化陶文毅澍,以家藏完整拓本摹勒上石,横列如帖式,殘欠僅数字。舊志偽字據此得以正之,惟字法神勢略滅。嵌於書院後陶桓公杉庵壁間,亦為藝林之韵事。”碑陰字多剥落,亦李邕書,因嵌置書院之壁,拓者多遺之,故全拓本罕見。宋拓流傳尚夥,碑陰未見宋拓,所見皆明季拓本。全拓本嘗經上海書畫社影印。 麓山寺碑 (局部)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