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 甲骨文合集21484,殷 乙亥缶,刀缶。 按: 動詞,指用兵征伐之事。
 甲骨文合集33037,殷 乙巳, 貞令沐 刀方。 按: 方國名。
 甲骨文合集33036,殷 庚戌,貞叀王自征刀方。
 子刀父辛方鼎,殷周金文集成1882,殷 子刀父辛。 按: 氏族名。
 子父癸鼎,殷周金文集成2136,殷 刀糸癸子 父。
 右使車嗇夫鼎,殷周金文集成2707,戰國晚期 匀(鈞)二百六十二刀之匀(鈞)。 按: 重量單位。
 中國歷代貨幣大系·先秦貨幣2594,戰國 刀。 按: 指刀形貨幣。
 包山楚簡·文書144,戰國
刀★常◎常
dāo象形,甲骨文、小篆象刀形,隶定为“刀”。本义为刀,用于切、割、削、砍、刺、铡等的工具,引申为一种古代兵器、刀形古钱币、其他形状像刀的东西、量词(100张纸为1刀)等。 【辨析】 ❶以“刀”作意符构成的字多表示与刀有关的事物、性状或动作,如“刃、利、刚、切、割、削、刺、刻、剪”等。 ❷以“刀”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ɑo,但声母不同。dāo:叨、忉、氘∣dáo:叨∣zhāo:钊。 刀·刂dāo,作偏旁象形字(“刂”俗称“立刀”),作意符生成的字很多,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dao 阴平:叨(叨唠) 忉(忧愁,焦虑,“无思远人,劳心忉忉。”——《诗·甫田》) 氘(氢的同位素之一) 阳平:叨(叨咕) 上声:倒(颠倒) 去声:到(到达) zhao 阴平:钊(多用于人名) 去声:召(召唤) 刀 ❸ (dāo)刀dāo(2画)
 *刀dāo2画 刀部 (1) 切、割、砍、削的工具;也专指古代兵器:~刃| 菜~|镰~|剪~|刺~|~枪剑戟。 (2) 形状像刀的东西:冰~|瓦~。 (3) 古代的一种钱币,用青铜铸成:~币。 (4) 量词。纸张的计算单位,一刀为一百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