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抱残守阙 亦作「抱残守缺」。
1 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
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阙,一本作「缺」。 《人民日报》1981.4.2:「在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竞相涌现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抱残守缺,不注意品种质量,将会走投无路。」 2 谓笃守古学古道。
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六》:「及其衰也,在朝者自昧其祖宗之遗法,而在庠序者犹得据所肄习以爲言,抱残守阙,纂一家之言,犹足以保一邦,善一国。」 《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现在抱残守缺的寥寥无人,老兄具这样的法眼,钦佩得很。」 孙犁《澹定集・幻华室藏书记序》:「或终生孜孜,抱残守阙,以事研讨。」 3 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九章:「要是郭锁三天里头终於退了组,他决定抱残守缺,搞五户贫农一户中农的精干互助组,不再惹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