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庄子・逍遥游》:「肩吾问於连叔曰:『吾闻言於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成玄英疏:「犹如上天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後因以「河汉」比喻言论夸诞迂阔、不切实际。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公云:『贤圣去人,其间亦迩。』子侄未之许。公叹曰:『若郗超闻此语,必不至河汉。』」
唐 刘知几《史通・申左》:「当秦 汉之世,《左氏》未行,遂使五经、杂史、百家诸子,其言河汉,无所遵凭。」
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试平心以两家诗比较,当不河汉其言矣。」
清 王韬《中国自有常尊》:「势无陂而不平,道无往而不复,观诸上古之迹,验诸近今之事,当不河汉乎斯言。」
陈以益《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然今日本固俨然世界一等国也,读者能勿河汉余言乎?」
鲁迅《热风・儿歌的『反动』》:「胡先生夙擅改削,当不以鄙言爲河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