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稗 bài ㄅㄞˋ 《广韵》傍卦切,去卦,并。 13画 禾部8画 统一码:7A17 大五码:DEFB 国标扩:B0DE
1 植物名。稗子。
《左传・定公十年》:「若其不具,用秕稗也。」 杜预注:「稗,草之似谷者。」 唐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度梅衣色渍,食稗马蹄羸。」按,《说文・禾部》:「稗,禾别也。」 王筠句读:「今之稗有数种,自生者,种而生者,生於水者,皆性自爲稗,不得谓之禾别,权稻中生稗,犹谷中生莠,皆贵化爲贱。故俗呼止稗爲稻莠。」 2 小。稗实细小,又非谷物,故以形容卑微。参见「稗官」。
3 坏败;不良。参见「稗政」。
4 通「粺」。精米。
《文选・曹植〈七启〉》「芳菰精粺」 唐 李善注:「稗兴粺,古字通。」 5 通「裨」。补益。
清 叶廷琯《吹网录・〈劫灰录补注〉跋并撰人辨》:「如注中辨桂恭王之有五子,纪鲁监国之没於壬寅年,皆有稗於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