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虚中
1 没有杂念,心神专注。
《礼记・祭义》:「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 郑玄注:「虚中,言不兼念余事。」 清 唐甄《潜书・思愤》:「虚中者,道所居也;空外者,心所安也。美好盈於外,爱乐縻於中,则心佚而道亡。」 2 身体内部虚弱。
《文选・枚乘<七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 吕向注:「虚中,精气竭也。」 3 虚心;谦虚。
晋 孙绰《庾公诔》:「君子之交,相与无私;虚中纳是,吐诚诲非。」 清 唐甄《潜书・病获》:「虚中以与人,直己以遇诈。」 4 空腹;中空。
《南史・孝义传上・郭原平》:「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明 刘基《尚节亭记》:「夫竹之爲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爲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5 石锺乳之别名。见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石钟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