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蠢 chǔn ㄔㄨㄣˇ 《广韵》尺尹切,上准,昌。 21画 虫部15画 统一码:8822 大五码:C4F8 国标扩:B4C0
1 虫类蠕动。引申爲骚动,动乱。
《书・大诰》:「有大艰於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 孔传:「四国作大难於京师,西土人亦不安,於此蠢动。」 孙星衍疏:「蠢者,《释诂》云:『动也。』」 《梁书・武帝纪上》:「社庙之危,蠢焉如缀。」 2 愚昧;愚蠢。
汉 王充《论衡・自然》:「时人愚蠢,不知相绳责也。」 唐 韩愈《答陈生书》:「仁义存乎内,彼圣贤者能推而广之,而我蠢焉爲众人。」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杨旭拉拉许宁说:『看,蠢东西们把看守所的牌子都摘下来啦!』」 3 笨拙;粗俗。
《文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李善注:「菌蠢,是菌貌也。」谓菌的形状粗短难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那时候,赵主任也不叫赵主任,叫赵--啥的,说出来可蠢。」 4 引申爲粗重。
瞿秋白《铁花》诗:「那地方锤子的声音来得蠢,那地方金铁的声音来得紧。」 5 小貌。参见「蠢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