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逋逃
1 逃亡;流亡。
《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 孔传:「马牛其有风佚,臣妾逋亡。」 汉 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军败身辱,逋逃出走。」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欲逋逃,又恐怕诸军笑。」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三:「爲因恋爱的过失而逋逃。」 2 逃亡的罪人;流亡者。
《书・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爲大夫卿士。」 孔传:「言纣弃其贤臣而尊长逃亡之罪人信用之。」 汉 扬雄《百官箴・光禄勋箴》:「忘其廊庙,而聚夫逋逃。」 唐 杜甫《遣遇》诗:「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 3 谓藏纳。
杨笃生《新湖南》第四篇:「国家之政治机关,乃吾国民建设大社会之完全秩序,非政府之所得薮逋逃而凭狐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