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遐 xiá ㄒ〡ㄚˊ 《广韵》胡加切,平麻,匣。 13画 辵部9画 统一码:9050 大五码:B949 国标扩:E5DA 「葭²」的被通假字。亦作「徦²」。
1 辽远;高远。
《书・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孔传:「言善政有渐,如登高升远,必用下近爲始,然後终致高远。」 晋 左思《魏都赋》:「闲居隘卷,室迩心遐。」 唐 韩愈《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诗:「地遐物奇怪,水镜涵石剑。」 2 疏远。
《文选・韦孟〈讽谏〉诗文》:「正遐由近,殆其兹怙。」 李善注:「言欲正远人,先从近亲始。」 汉 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允矣君子,不遐厥心。既往既来,无密迩音。」参见「遐心」。 3 久远;绵长。
唐 韩愈《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何寿之不遐,而禄之不多,谓必有後,其又信然耶!」参见「遐福」。 4 远去。
《文选・张衡〈东京赋〉》:「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俟阊风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 薛综注:「遐,逝也。」 5 荒远之地;边陲。
晋 陆机《从军行》:「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唐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书》:「哀穷遐之无徒,挐百忧以自副。」 廖莹中校注:「穷遐或作遐荒。」 元 李好文《感志赋》:「览天庭以游目兮,又欲穷夫四遐。」 6 通「何」。如何;哪能。
《诗・小雅・隰桑》:「既见君子,德音孔胶。心乎爱矣,遐不谓矣。」 王引之《经传释词・小雅・隰桑》:「遐,何也……遐不,皆谓何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