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春官・肆师》:「﹝肆师﹞与祝侯禳于疆及郊。」
郑玄注:「疆,五百里。远郊百里,近郊五十里。」
《仪礼・聘礼》:「有司展群币以告,及郊,又展如初。」
郑玄注:「郊,远郊也。周制:天子畿内千里,远郊百里。以此差之,远郊上公五十里,侯、伯三十里,子、男十里也。近郊各半之。」
《汉书・郊祀志下》:「天地以王者爲主,故圣王制祭天地之礼必於国郊。」
2 泛指城外,野外。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
汉 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 霸,北眺五陵。」
清 段玉裁《四与顾千里书论学制备忘之记》:「《尔雅》曰:『邑外谓之郊。』……邑者,国也。是则自国中而外至於百里,统谓之郊矣。此引伸之义也。」
3 古帝王祭祀天地。冬至祭天於南郊,夏至瘗地於北郊。
《书・召诰》:「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
《汉书・郊祀志上》:「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於郊,故曰郊。」
清 魏源《军储篇一》:「昔者,宋世尝遇郊大赉大赦矣,三年一郊,赉辄百万,赦辄数万,其後至於不敢郊。」
4 借指《周礼》官名乡遂大夫。参见「郊野」。
5 交通要冲之处。
《汉书・汲黯传》:「上以爲淮阳,楚地之郊也。召黯拜爲淮阳太守。」
颜师古注:「郊谓交道冲要之处也。」
6 周代迎候行旅之人的地方。
《逸周书・大聚解》:「辟开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
孔晁注:「﹝郊﹞,待行旅也。」
7 古地名。春秋 周地。在今河南 巩县附近。
《左传・昭公十二年》:「冬十月壬申朔,原舆人逐绞(原伯绞)而立公子跪寻,绞奔郊。」
杜预注:「郊,周地。」
8 古地名。春秋 晋地。在今山西省 闻喜县境。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
杜预注:「王官、郊,晋地。」
9 古地名。春秋 曹地。在今山东省 菏泽市界。
《左传・定公十二年》:「夏,卫 公孟彄伐曹,克郊。」
杜预注:「郊,曹邑。」
10 古地名。汉县名。
《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郊,吕后兄悼武王身佐高祖定天下,吕后佐高祖治天下,天下大安,封武王少子产爲郊侯。」
司马贞索隐:「一作『洨』,县名,属沛郡。」
11 通「墝」,土地坚硬贫瘠。
12 通「狡」。参见「郊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