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常◎常chà表意,从山从分,表示从山中分出,本义为山脉分歧的地方,引申为由主干分出来的山脉、道路或河道等,偏离开原来的行进方向而转向一边,转移话题,使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错开等。 岔 金文;《説文》所無chà[分(意符)+山(意符)→岔(山脈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河流分歧的地方:岔道;岔子;大溝小岔。)]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襲人見他説話造次,連忙岔道:‘媽媽,你乏了,坐坐吃茶罷。’” *岔chà7画 八部  (1) 山脉出现分支的地方: 山~。 (2) 由主干分出来的: ~路|~口|~流。 (3) 转移方向或话题: 把话~开。 (4) 错开;互相让开: ~开上班时间。 (5) (~儿)差错: 出~儿。 (6) 〈方〉 声音失常: 嗓音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