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 ) 岡劫卣,殷周金文集成5383,西周早期 王 (征) , 易(賜)岡劫貝朋。按: 人名用字。
 郘 鐘, 殷周金文集成226, 春秋晚期 余頡岡(頏)事君。
 古璽彙編1617,戰國 奠(鄭)岡。
 古陶文彙編3.1193,戰國 岡。
 王浚妻華芳墓誌陰,晉 旋堂莫睹,廓焉其亡,假瘞燕都,寄情山罡(岡)。
 曹海凝墓誌,隋 魂兮入壤,空哭高崗。
 義福禪師碑陽,唐 粤七月六日遷神于龍門奉先寺之北岡。
 淨善塔銘,唐 以其年九月九日起塔於畢原高岡。
 劉彦之墓誌,唐 岡原起伏。
 沈士公墓誌,唐 粤以二月辛酉朔九日歸窆於邙山之岡禮也。
 朱簡墓誌,唐 然岡蒙遞改。 《説文》: “岡,山骨也。从山网聲。” 金文或借“岡”爲“頏”,晉代以後刻石或以“罡”爲“岡”,又或添加繁化偏旁“山”。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 “岡,俗誤作罡。”
55.趣談“岡”字岡,從网從山,本指網上沿邊的綱繩,綱舉目張,因爲從山就借指山岡,而網上的綱繩也是加粗了的絲線,於是加糸成“綱”,也就各得其所了。
岡冈, 金文; 篆gāng[網(聲符,古音)+山(意符)→岡(《説文》:“岡,山脊也。從山,從网。”本指山脊,後來泛指山嶺或小山〈景陽岡〉。岡,擬爲綱本字。)] 《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像高山,像大阜,像山岡,像小丘。)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當時一行十五人奔上岡子來,歇下擔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