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 ) 甲骨文合集850,殷 貞州臣 。 按: 象川中陸地之形。
 甲骨文合集17577,殷 ……州……
 州戈,殷周金文集成10727,殷 州。
 榮作周公簋,殷周金文集成4241,西周早期 州人重人 (庸)人。

从盨, 殷周金文集成4466,西周晚期 𠀠(其)邑競 甲三邑州瀘二邑。
 散氏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6,西周晚期 陟州剛(崗)。
 𨛤州戈, 殷周金文集成11074,春秋晚期 𨛤州左庫造。
 越王州句矛,殷周金文集成11535,戰國早期 戉(越)王州句自之用矛。
 越王州句劍,殷周金文集成11625,戰國早期 戉(越)王州句自乍(作)用僉(劍)。
 古璽彙編1722,戰國 事州。
 包山楚簡·文書144,戰國
州★常◎常
zhōu象形,甲骨文、金文、《说文》古文、小篆象河水中有小块陆地之形,隶定为“州”。本义为河流中由沙石、泥土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是“洲”的本字),引申为地方行政区划的一级,今多用于地名。 【辨析】 ❶以“州”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ou,但声母和声调不同。zhōu:洲∣chóu:酬。 ❷州/洲 a.“洲”由“州”分化而来,这两个字是同源字。b.这两个字本义相同,引申义和组成的复合词有区别:“州”用于“九州、神州、广州、苏州、自治州”等;“洲”用于“五洲、亚洲、欧洲、绿洲、株洲、橘子洲”等。 州zhōu象形字,“川”(河流)字中间的小点,表示河中的沙州与小岛。《说文》:“水中可居曰州。”是“洲”之本字。“关关雎鸠,在河之州。”毛本作“洲”。(毛本,即赵国毛苌、毛亨传授《诗经》时用的版本,是《诗》四传之一)后假借为行政单位。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zhōu 洲(亚洲) chóu 酬(报酬) 州 (zhōu)水中可居曰州。从重川。俗别作“洲”。 278.趣談“州”字州,河流中因上游攜帶來的泥沙沉積而成的陸地。古文象形。借爲行政區劃,另加水返還。
州zhōu(6画)
 【提示】第二笔是竖撇,不是竖。 *州zhōu6画 丶部 (1) 历史上的行政区划,现保留在地名中: 扬~|杭~|贵~。 (2) 现在用于民族自治区划,介于民族自治区与自治县之间: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伊犁哈萨克自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