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常◎常
xī表意,从巾从爻(yáo),爻象蓍草交错之形,又象交错的竹篱,表示麻布织得像篱笆一样,本义为稀疏,引申为稀少(后作“稀”),假借为盼望、希求(希望得到)等。 【辨析】 ❶以“希”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xī:稀、烯、郗、唏、浠、欷。 ❷希/稀 见440页“稀”。希xī (篆) 会意字。小篆下为“巾”上为“爻”。从巾,从爻(yáo),“巾”,丝织品;“爻”,实际上是两把“乂”,像针线交错。表示缝制时“巾”上留下的针脚。“希”本义为刺绣、缝制。《正韵》说:“希”与“黹”同,黹,(zhì)也。都是缝制的意思,所不同的是“针缕之工不一也”(徐铉)。希,两把“〤”表示针脚稀少。 稀罕、稀奇、希望用此义。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鲁迅语),处于渺茫之间。希,可由少引申为无。《老子》“大音希声”的“希”便当“无”讲。楷书变为布、乂会意亦可。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xī 稀(稀疏) 唏(唏嘘) 晞(“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长歌行》) 烯(乙烯) 浠(水名,在湖北省) 郗(姓氏)
希(xī)从希者十一字。嚴銕橋據金刻,定爲“黹”之古文。 216.趣談“希”字希,原指布料的經緯少,“稀”本字。借爲“希望”的“希”。
希 金文; 《説文》所無xī[乂(yì 聲符)+布(意符)→希(本指布的經緯少,布眼大,“稀”本字。本意爲“少”。因聲借爲“希望”之希,又因爲少,才希望擁有〈希罕,希奇〉。另造“稀”字。)] [春秋] 李耳《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稀〉,則我者貴。”(知道我的人越少,取法〈則〉我的人就很難得了。) *希Xjər[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失收。 《說文》: ,疏也。 从禾,希聲。(七篇上) 布之織孔大,稀疏不密之意。 希xī(7画)
  【提示】乂,第二笔是点,不是捺。 *希xī7画 巾部 (1) 旧同“稀”。 (2) 企求;期望: ~冀|~图|~准时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