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弼( ) 焂戒鼎,近出殷周金文集録347,西周晚期 易(賜)焂戒 (簟)㢸(弼)巤䧹(膺)虎裘豹裘。 按: 从攴弜聲。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金 (簟)弼(笰)魚𤰇馬 (四匹)。 按: 字形右側構件象簟席之形,隸定作“㐁”, 即“笰”字本字, 古代車上遮蔽之席。
 番生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26,西周晚期 金簟弼魚𤰇朱旂 金 (䒞)二鈴。
 曾侯乙墓13,戰國 雘輪, 弼, 。
 包山楚簡·文書35,戰國 新遊宫中 之州加公𢐀(弼) 受期。
 包山楚簡·文書51,戰國 乙丑之日不 陰大迅尹宋 (弼)以廷。 按: 从弓弗聲。《玉篇·力部》: 𠡂,古弼字。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建忠弼之謨。 按: 古文簟席之形訛作“百”,弜分於兩邊。
 司隸校尉楊淮表記,東漢 弟諱弼字穎伯。
 元乂墓誌,北魏 方賴股肱,弼諧元首,緝我王度,永作先後。
 竇泰墓誌,北齊 君既屬刺舉,兼秉繩墨,弼回厝枉,知無不爲。
 魯郡夏氏墓誌,唐 藴中饋内弼之美。 《説文》: “弼, 輔也。 重也。 从弜㐁聲。 , 弻或如此。 、 , 並古文弻。” “弼”字金文从㐁弜聲。 楷字弜分在兩側, “㐁”訛作“百”。 《説文》析形不當。《説文》古文前者與西周晚期焂戒鼎字形同,後者與包山楚簡字形同。《説文》或體未見。 “弼”本義當爲古代車上用以遮蔽車厢的席子。假爲“弜”,而又引申爲輔弼。所列文例皆用引申義。
△弼bì12画 弓部 〈书〉 辅助;辅正: 辅~。 |